本文目录一览: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未来发展?

由于电气工程专业研究范围广,应用前景乐观,毕业生就业形势大都比较好。小到一个开关的设计,大到航天飞机的研究,都会出现电气工程专业毕业生的身影。如果经过了两到三年的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毕业生的专业素养能得到更大的提升,可选择的机会也更多。

微信号:Zhcm_33lu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电气工程专业培养宽口径、复合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因此该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时呈现“点多、面宽、适应性强”的特点。一般来说,电气工程专业研究生能够在电气工程相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技术、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担任重要工作,也能到各级发电厂、供电局、电网调度所、各类大、中型企业从事电力设计、建设、调试、生产、运行、管理、市场运营、科技开发和技术培训等工作,或从事电气设备的维护、检修、安装和调试等方面的工作。此外,该专业的毕业生还可从事其他行业中的电气技术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单位在 *** 电气专业的毕业生时,会考虑毕业生所学的具体专业方向。一般来说,电力电子方向的毕业生适合去私营或国营高新技术企业(如海信、富士康、爱默生、ABB、微软)、军工企业、航天企业或各省市电力公司、电力设计院等,而电机、高压、电力系统及电工理论等强电专业或者相关电力专业的毕业生适合去研究所、电厂或者电网公司。

刚毕业的研究生薪酬一般不高,且工资和福利根据具体专业和工作地点的不同也有所区别。电气行业很重视工作经验,因此毕业生刚开始工作时会比较辛苦,但随着工作经验的增长,待遇也会逐步提高。一般来说,电力电子方向的毕业生,薪酬基本保持在4000元/月左右,有的可能有5000元/月;电机专业毕业生薪酬则平均在3000元~4000元/月;而高电压和电力系统的毕业生,如能进入中广核电,月薪有可能高达万元,如果进入电网公司,一般工作几年后工资也能达到这个数。需要注意的是,一般电力系统单位仅招收对口电力院校或“211工程”院校的毕业生;电工理论与新技术专业没有完全对口的 *** 单位,但如果毕业生的研究课题是与电力系统相关,也可进入电网公司。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国家对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建设要求不断提高,企业纷纷响应,并积极制定智能电网建设规划,进行了大量投资。其中,变电、配电和用电环节的自动化建设是智能电网建设的重中之重,尤其是我国配网自动化水平还十分落后,未来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智能电网贯穿电力系统全过程,将对自动化产生巨大需求

电力自动化是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对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等环节进行监测、控制、保护及运行管理的行业,被称之为电力系统的“大脑和神经”。

而智能电网就是在传统电力系统基础上,通过集成新能源、新材料、新设备和先进传感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储能技术等新技术,形成的新一代电力系统,具有高度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等特征,可以更好地实现电网安全、可靠、经济、高效运行,使得电网在发生事故时可以部分自愈,抗压性强,能够自适应各类能源随机接入等。而在智能电网建设的各个环节均将以自动化为基础,尤其是在配电、用电环节,将对自动化技术和设备产生巨大需求,有望拉动电力自动化行业快速发展。

国家电网智能化投资逐步攀升,变电、配电和用电自动化是建设重点

最后从国内之一大电力公司的发展规划来看,智能电网建设重要性日益提升。在智能电网投资上,根据《国家电网智能化规划总报告》,2009-2020年国家电网总投资3.45万亿元,其中智能化投资3841亿元,占电网总投资的11.1%;同时,按不同阶段划分,智能化投资占比不断攀升。由此表明,智能电网是国家电网公司电网建设重点方向。

此外,十三五期间,用电环节占智能化投资的比重更高,达到28.9%,主要是用电信息采集等项目的建设规模大,因而投资较大;其次是配电环节占23.2%,变电环节占19.5%,主要由于配电自动化、智能变电站新建和改造等项目的建设规模大。也就是说,在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中,变电、配电和用电环节或将对自动化产生更大的需求。

我国配电自动化发展落后,将是未来发展重点

值得一提的是,配网作为实现智能电网的关键环节,我国配电自动化发展水平十分落后。目前,我国配电自动化水平覆盖率仍只在30%左右,远低于法国、日本的90%和100%。发达国家平均配电自动化水平覆盖率约70%至80%。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不断加大、分布式能源的发展、电动汽车的增长以及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需要,国内配电网建设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此外,根据我国颁布的《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2015-2020年)》,文件明确配电网的自动化对于提高供电可靠性至关重要,是未来电力自动化发展的关键之一。同时,《规划》明确提出2020年中国配电自动化覆盖率要达到90%;同时,根据“十三五”规划,也提到要在2020年全面实现配电自动化覆盖90%的目标,其中东部地区省(区、市)公司配电自动化覆盖率不低于95%,中西部地区省(区、市)公司配电自动化覆盖率不低于90%。但是,截至目前,已建成的配电自动化项目覆盖率与2020年目标相差甚远,未来还有极大地提高空间,将是电力自动化的发展重点。

—— 更多数据及分析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电力自动化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总体规模和市场份额均位居全球前列,整体发展态势良好。

《“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创新电网结构形态和运行模式,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加快配电网改造升级,推动智能配电网建设,提高配电网接纳新能源和多元化负荷的承载力和灵活性。积极发展以消纳新能源为主的智能微电网,实现与大电网兼容互补。

未来随着全球能源环境的变化,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电力企业需要更加注重节能减排,以及发展清洁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另一方面,随着智能电网和新能源技术的发展,电力企业需要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以提高效率和竞争力。

当今中国的电力企业正逐渐向数字化转型,数字孪生电网是数字化转型中的一个重要趋势之一。通过对虚拟对象或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和优化,以提高现实世界中的效率和质量。电力企业的生产过程中涉及大量的设备,设备数字孪生可以通过虚拟仿真的方式,对设备的运行情况、性能参数、故障检测等进行实时监测和预测。通过设备数字孪生,电力企业可以实现对设备的远程管理和控制,减少人为干预和运行停顿的可能性,并实现对电力需求和供应的实时监控和调节,提高供电可靠性和能源利用效率。

为传统发电厂的控制管理,调度升级等业务功能做可视化转型,提供智慧虚拟电厂负控可视化解决方案。图形引擎强大的渲染功能、高性能的 WebGL 技术,多维度、实时的、动态呈现虚拟电厂接入的各类负荷资源运行实时状态与技术参数变化趋势;展示虚拟电厂运营调度过程以及评估指标信息展示虚拟电厂各类负荷资源技术参数变化趋势,以可视化技术全面支撑虚拟电厂经营决策。

上述得负控管理系统是一个着眼于全面加强电力信息管理的,集负荷控制、远程抄表、电量数据分析和监测以及电力营销管理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分析与处理系统。数字孪生技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对分布式资源物理实体的特征、行为、过程和性能等进行虚拟建模,是实现虚拟电厂、负荷系统运行优化的理想途径。

未来能源企业需要更加注重绿色低碳发展,以满足市场需求和 *** 要求。智能电网和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将促进电力企业数字化转型,提高生产效率和服务水平建立多元化的能源供应链,以适应市场需求和应对风险。

再以变电站日常维护来说:需要大量的巡检人员对设备进行检查,不仅效率低下也十分危险,且高温、暴雨、大雾等严酷天气频发,为人工巡检带来许多阻碍。

配合户外巡视机器人的智能巡检系统代替人工巡视,实现变电站的自主监测、监控预警和数据远程集控管理,使得巡检更安全、更精益且更及时。通过智能的巡检系统,根据报警设备发出报警信息,之一时间到达目标位置,能够实时查看巡检视频及报警信息,工作人员可及时知晓并作出相应的处理。智能巡检的运用,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运维人员劳动强度,降低运维成本,同时,有效提高了无人值守变电站的安全监控管理。

数字孪生和数字化技术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可以实现对设备、电网和运营管理等方面的优化和提升,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和风险,进而实现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Hightopo三维虚拟仿真的变压器组装动画,介绍变压器设备的工作原理以及装配过程,直观展示变压器主要部件的构成及安装位置,配以文字说明介绍其主要特性,逼真且具有科技感带入。由 HT 自主研发的这套 3D 可视化系统,可作为变压器现场安装及维护工作的仿真培训资料,高效而又灵便的实现新员工的变压器工作原理教学。

三维可视化系统将多种复杂的管理系统信息聚集在虚拟仿真环境下,搭建电力环境全场景的呈现,通过智能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巡检、实时监控告警等功能的结合,使运维人员更高效的集中监控管理,有效减少电力系统负面安全影响和经济损失,而且能够为变电站进一步的智能化做好积极准备,实现站内设备连续性数据统计,揭示数据规律变化,深度挖掘数据,并科学精准地安排运维工作。

通过3D可视化,将变电站的整体结构、设备分布情况进行立体化呈现,同时提供鸟瞰、漫游、自动巡检等多种演示方式,满足多样化展示需求,可以将真实环境形象逼真的展现在眼前。

实现对变电站管理规模的扩大化、管理工具的多样化、管理信息和管理数据的海量化展示,助力变电站多维数据的深度挖掘及智能分析。

将生产实际业务无缝融合到平台中,使得对日常的管理工作做到标准化、精细化、自动化,实现企业智能化、专业化管理。

同事,在新型电力系统下,电网运行逐渐呈现智能化、数字化的特点。发展“源网荷储一体化”运行急需“云大物移智链边”其中的云计算、大数据、电力物联网、边缘计算等技术手段,让电网系统配备拥有海量数据处理分析、高度智能化决策等能力的云端解决方案。从而实现各类能源资源整合、打通能源多环节间的壁垒,让“源网荷储”各要素真正做到友好协同。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现状,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