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计算机专业中级职称考试该考什么?

一、计算机专业中级职称考试可以考电子工程师职称考试内容

微信号:Zhcm_33lu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1、计算机软件专业电子工程师职称考试内容:软件评测师、软件设计师、软件过程能力评估师

2、计算机 *** 专业: *** 工程师

3、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多媒体应用设计师、嵌入式系统设计师、计算机辅助设计师、电子商务设计师

4、信息系统专业: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信息系统监理师、数据库系统工程师、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信息安全工程师(2016年新增)

5、信息服务专业:计算机硬件工程师、信息技术支持工程师。

二、根据问题描述电子工程师职称考试内容,计算职称考试还具有水平考试性质,报考任何级别不需要学历、资历条件,只要达到相应电子工程师职称考试内容的技术水平就可以报考相应的级别,不需要发表论文才可以取得中级职称资格的。

根据原人事部、原信息产业部颁布的《关于印发〈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暂行规定〉和〈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实施办法〉的通知》(国人部发 [2003] 39 号),计算机资格考试纳入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统一规划。

通过考试获得证书的人员,表明其已具备从事相应专业岗位工作的水平和能力,用人单位可根据工作需要从获得证书的人员中择优聘任相应专业技术职务(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计算机资格实施全国统一考试后,不再进行计算机技术与软件相应专业和级别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因此,这种考试既是职业资格考试,又是职称资格考试。

拓展资料

一、计算机专业中级职称考试

形式:笔试。

科目:基础知识和应用技术 2 个科目。

时间:分 2 个半天进行。各科目考试时间均为 2.5 小时。

合格标准:基本上稳定在各个科目都要求在 45 分及以上。

获证条件:在一次考试中各科目全部合格。只有单科合格不予颁发证书。

资格效力:取得中级资格可聘任工程师职务。

二、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

计算机资格考试划分为计算机软件、计算机 *** 、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系统和信息服务共 5 个专业类别,并在各专业类别中分设电子工程师职称考试内容了高、中、初级专业资格考试。人社部和工信部将根据发展需要适时调整专业类别和资格名称。

计算机资格考试每年上半年和下半年考试的级别不尽相同,所以,大多数类别的考试每年举行一次。考生可以在中国计算机技术职业资格网上的“考试安排”栏目中查询每次的考试计划。

1、初级资格:程序员、 *** 管理员、多媒体应用 *** 技术员、电子商务技术员、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员、信息处理技术员。

形式:除信息处理技术员采取笔试与上机操作考试相结合的形式外,其它各种考试都采用笔试形式。

科目:基础知识和应用技术 2 个科目。

时间:分 2 个半天进行。各科目考试时间均为 2.5 小时。

合格标准:基本上稳定在各个科目都要求在 45 分以上(含 45 分)。

获证条件:在一次考试中各科目全部合格。只有单科合格不予颁发证书。

资格效力:取得初级资格可聘任技术员或助理工程师职务。

2、高级资格包括: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 规划设计师、系统架构设计师、系统分析师、系统规划与管理师。

形式:笔试。

科目:综合知识、案例分析和论文 3 个科目。

时间:分 2 个半天进行。综合知识科目考试时间为 2.5 小时,案例分析科目考试时间为 1.5 小时,论文科目考试时间为 2 小时。

合格标准:基本上稳定在各个科目都要求在 45 分及以上。

获证条件:在一次考试中各科目全部合格。只有单科或双科合格不予颁发证书。

资格效力:取得高级资格可聘任高级工程师职务。

三、职称计算机考试实施

全国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电子考试,实现了考试过程的计算机化和管理过程的 *** 化。该考试充分利用电子考试的优势,结合各地考试管理的特点,既保证了考试的公正实施,又更大限度地方便应试人员参加考试。

1、自主选择考试时间

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不设定全国统一的考试时间,各地考点可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自行确定考试次数和考试时间。考点在确定某一次考试的报名时间和考试时间之后,可以向社会公布,应试人员在考试报名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考试时间参加考试,这样可以为应试人员提供时间上的方便。

2、自由选择考点

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是原国家人事部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一项全国性考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关部门负责本地区考试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所属单位的报考人员按属地原则参加所在地组织的考试。该项考试在全国各地设置了众多考点。应试人员无论在本地工作还是在外地出差,只要到相关部门正式设置的考点报名,都可以参加考试,这样可以为应试人员提供地域上的方便。

3、及时报告考试分数

与纸笔考试相比,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无需组织专门的人员进行阅卷,考试系统能够自动评阅应试人员做答结果,及时报告考试分数,大大缩短了应试人员等待考试分数的时间。

4、多次重复考试

全国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的每个考试科目都独立考试,应试人员在某一考试中如果未能通过某一考试科目,可以多次重复报考该科目,多次参加考试,直到其通过该科目。

5、网上采集报名信息

在一些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地区,该考试已实现了通过互联网采集报名信息。应试人员只需登录互联网填写并提交报名信息,通过电子支付方式支付相关费用,自主打印准考证,就可以足不出户完成考试报名。考试时,应试人员只需按照规定的时间到指定的地点参加考试即可。

6、考试现场取像

全国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可以在应试人员入场之前现场取像,该照片不仅用于识别应试人员身份,如果应试人员考试合格,还要将此照片打印到应试人员的考试证书上,这样能够有效地预防应试人员替考,保证考试的公平与公正。

7、考前临时组卷

在应试人员参加考试的过程中,每一应试人员的试卷都是在考前临时生成的,而且不同的应试人员所生成的试卷也不同,这样能够有效地预防应试人员之间的抄袭,保证考试的公平与公正。

自动化工程师职称和电气工程师职称需要学习哪些科目备考?

申报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高级工程师考试大纲

1.1 熟悉我国工程勘察设计中必须执行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 1.2 熟悉电气工程设计中必须执行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概念;1.3了解我国工程项目勘察设计的设计依据、内容深度、标准设计、设计修改、设计组织、审批程序等的基本要求;

1.4 熟悉我国工程项目勘察设计过程质量管理的基本规定;

1.5 了解我国工程勘察设计过程质量管理和保证体系的基本概念; 1.6 了解电力系统的运行特点和基本要求;

.7 掌握阻抗、导纳、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和功率因数的概念;

1.8 熟练掌握三相电路中电源和负载的联接方式及相电压、相电流、线电压、线电流、三相功率的概念和关系;

1.9掌握我国规定的电力 *** 额定电压与发电机、变压器等主要电力设备的额定电压;

1.10 掌握电压降落、电压损耗、功率损耗的定义及其计算 *** ;

1.11了解电力线路、发电机、变压器的参数与等值电路,熟悉电网等值电路中元件有名值和标幺值参数的简单计算和归并;

1.12 掌握我国工程建设中电气设备对环境影响的主要内容;

1.13掌握负荷分级的原则及供电要求。

2.电气安全

2.1 熟悉我国电气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必须执行的有关人身安全的法律、法规、建设标准中的强制性条文;

2.2 了解我国工程设计中电气安全的概念和要求;

2.3 掌握我国工程设计中电气安全保护的主要 *** 和措施;

2.4 掌握我国危险环境电力装置的设计要求;

2.5 熟悉电气设备消防安全的措施;

2.6 了解安全电压的概念;

2.7 了解电气设备防护等级的基本概念及应用;

2.8 了解电气设备防误操作的要求及措施;

2.9 掌握电气工程设计的防火要求。

3. 电气主接线

3.1 熟悉电气主接线设计的基本要求(含接入系统设计要求);3.2 掌握各级电压配电装置的基本接线设计及特点;

3.3 了解各种电气主接线型式设计及应用范围;

3.4 掌握主接线设计中的设备配置;

3.5 了解发电机及变压器中性点的接地方式;

3.6了解无功补偿的基本概念及设计要求。

4.短路电流计算

4.1 掌握三相短路电流的实用计算 *** ;

4.2 熟悉 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和其结果的应用;

4.3 熟悉影响短路电流的因素和限制短路电流的设计措施。

5.设备选择

5.1 熟悉主要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原则、技术条件和环境条件;

5.2 熟悉发电机、变压器、电抗器、电容器等高低压设备的选择;

5.3 掌握开关电器和保护电器的选择;

5.4 熟悉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的选择;

5.5 了解成套电器设备的选择;

5.6 了解高压电瓷及金具的选择;

5.7了解中性点设备的选择。

6.导体及电缆的设计选择

6.1 掌握硬导体的设计选择;

6.2 熟悉电缆设计选择的原则;

6.3 了解管形导体设计的特殊问题;

6.4 了解分相封闭母线和共箱母线的设计选择;

6.5 了解软导线的设计选择及拉力弧垂的计算 *** 、原理;

6.6 掌握电缆敷设设计;

6.7 掌握电缆防火与阻燃的设计要求。

7.电气设备布置

7.1 熟悉变配电所(开关站)所址选择的基本要求;

7.2 熟悉各级配电装置的设计原则和基本要求;

7.3 掌握各级电压配电装置的布置设计;

7.4 了解特殊地区的配电装置设计;

7.5 掌握配电装置带电距离的确定及校验 *** 。

8.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8.1 熟悉电力系统过电压种类和过电压水平;

8.2 掌握雷电过电压的特点及相应的限制和保护设计;

8.3 掌握暂时过电压的特点及相应的限制和保护设计;

8.4 掌握操作过电压的特点及相应的限制和保护设计;

8.5 了解防直击雷保护设计的计算 *** 和设计要求;

8.6 了解输电线路、配电装置及电气设备的绝缘配合 *** 及绝 缘水平的确定;

8.7熟悉建筑物的防雷分类原则及采取的措施。

9.接地

9.1 熟悉电气装置接地的一般规定;

9.2 了解电气装置接地电阻的要求;

9.3 了解电气装置的接地装置设计;

9.4 了解低压系统的接地型式设计和对电气装置接地电阻的要 求;

9.5 掌握电气装置的接地装置设计以及保护线的选择;

9.6 掌握接触电压、跨步电压的计算 *** ;

9.7 了解各种接地型式的适用范围;

9.8 熟悉降低接地电阻的 *** 和应用

10.照明

10.1 熟悉照明方式和照明种类的划分;

10.2 掌握照度标准及对照明质量的要求;

10.3 掌握光源选用和灯具选型的有关规定

10.4 了解照明供电的有关规定;

10.5 掌握照度计算的基本 *** ;

10.6 熟悉照明与环境的关系

11.仪表和控制

11.1 熟悉控制方式的设计选择;

11.2 了解控制室的布置设计;

11.3 掌握二次回路设计的基本要求;

11.4 了解二次回路的设备选择及配置;

11.5 掌握五防闭锁功能的要求及相应的装置;

11.6 熟悉电气系统采用计算机监控的设计 *** ;

11.7 了解设备及控制电缆需要抗御干扰的要求;

11.8 了解电能测量及计量的设置要求;

11.9 熟悉同期装置的原理及设计要求。

12. 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及调度自动化

12.1 掌握线路、母线和断路器继电保护的原理、配置及整定计 算;

12.2 熟悉主设备继电保护的配置、整定计算及设备选择;

12.3 了解安全自动装置的原理及配置;

12.4 了解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功能及配置;

12.5 了解远动、电量计费的功能及配置。

13.操作电源

13.1 熟悉直流系统的设计要求;

13.2 掌握蓄电池的选择及容量计算;

13.3 了解充电器的选择及容量计算;

13.4 了解直流设备的选择和布置设计;

13.5 了解直流系统绝缘监测装置的选择及配置要求;

13.6 掌握UPS的选择。

14.发电厂和变电所的自用电

14.1 熟悉自用电负荷的分类和自用电电压的选择;

14.2 掌握自用电接线要求、备用方式和配置原则;

14.3 掌握自用电系统的设备选择;

14.4 了解自用电设备布置设计的一般要求;

14.5 熟悉保安电源的设计;

14.6 了解自用电系统保护设计;

14.7 了解自用电系统的测量、控制和自动装置;

14.8 掌握交、直流电动机的起动方式及起动校验;

14.9 掌握交、直流电动机调速技术。

15.电力系统规划设计

15.1 了解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任务、内容和 *** ;

15.2 了解电力需求预测及电力供需平衡;

15.3 了解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本要求及安全稳定标准以及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措施;

15.4 了解电源规划设计;

15.5 了解电网规划设计;

15.6 了解无功补偿型式选择及容量配置;

15.7 了解潮流、稳定及工频过电压计算。

参 考 资 料

1.《三相交流系统短路电流计算》GB/T11022;

2.《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

3.《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

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 ;

5.《交流电气装置接地设计规范》GB50065;

6.《过电压保护及绝缘配合》GB50064;

7.《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GB50227;

8.《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14285;

9.《水力发电厂机电设计规范》DL/T5186

10.《水力发电厂自动化设计技术规范》 DL/ T5081;

11.《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SDGJ;

12.《变电所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DL/T5056;

13.能源部西北电力设计院编《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电气一次部分),中国电力出版社,1989年;

14.能源部西北电力设计院编《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电气二次部分),水利电力出版社,1991年;

15.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建设总局编《水电厂机电设计手册》(电气一次分册) ,水利电力出版社,1982 年;

16.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建设总局编《水电厂机电设计手册》(电气二次分册) ,水利电力出版社,1983 年。

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大纲

专业基础部分考试大纲

1、电路与电磁场

1.1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1)掌握电阻、独立电压源、独立电流源、受控电压源、受控电流源、电容、电感、耦合电感、理想变压器诸元件的定义、性质

(2)掌握电流、电压参考方向的概念

(3)熟练掌握基尔霍夫定律

1.2 电路的分析 ***

(1)掌握常用的电路等效变换 ***

(2)熟练掌握节点电压方程的列写 *** ,并会求解电路方程

(3)了解回路电流方程的列写 ***

(4)熟练掌握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1.3 正弦电流电路

(1)掌握正弦量的三要素和有效值

(2)掌握电感、电容元件电流电压关系的相量形式及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3)掌握阻抗、导纳、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和功率因数的概念

(4)熟练掌握正弦电流电路分析的相量 ***

(5)了解频率特性的概念

(6)熟练掌握三相电路中电源和负载的联接方式及相电压、相电流、线电压、线电流、三相功率的概念和关系

(7)熟练掌握对称三相电路分析的相量 ***

(8)掌握不对称三相电路的概念

1.4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

(1)了解非正弦周期量的傅立叶级数分解 ***

(2)掌握非正弦周期量的有效值、平均值和平均功率定义和计算 ***

(3)掌握非正弦周期电路的分析 ***

1.5 简单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

(1)掌握换路定则并能确定电压、电流的初始值

(2)熟练掌握一阶电路分析的基本 ***

(3)了解二阶电路分析的基本 ***

1.6 静电场

(1)掌握电场强度、电位的概念

(2)了解应用高斯定律计算具有对称性分布的静电场问题

(3)了解静电场边值问题的镜像法和电轴法,并能掌握几种典型情形的电场计算

(4)了解电场力及其计算

(5)掌握电容和部分电容的概念,了解简单形状电极结构电容的计算

1.7 恒定电场

(1)掌握恒定电流、恒定电场、电流密度的概念

(2)掌握微分形式的欧姆定律、焦耳定律、恒定电场的基本方程和分界面上的衔接条件,能正确地分析和计算恒定电场问题

(3)掌握电导和接地电阻的概念,并能计算几种典型接地电极系统的接地电阻

1.8 恒定磁场

(1)掌握磁感应强度、磁场强度及磁化强度的概念

(2)了解恒定磁场的基本方程和分界面上的衔接条件,并能应用安培环路定律正确分析和求解具有对称性分布的恒定磁场问题

(3)了解自感、互感的概念,了解几种简单结构的自感和互感的计算

(4)了解磁场能量和磁场力和计算 ***

1.9 均匀传输线

(1)了解均匀传输线的基本方程和正弦稳态分析 ***

(2)了解均匀传输线特性阻抗和阻抗匹配的概念

附:参考书目

电路(第三版)上、下册

邱关源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模拟电子技术

2.1 半导体及二极管

(1)掌握二极管和稳压管特性、参数

(2)了解载流子,扩散,漂移;PN结的形成及单向导电性

2.2 放大电路基础

(1)掌握基本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直流负载和交流负载线。

(2)掌握放大电路的基本的分析 ***

(3)了解反馈的概念、类型及极性;电压串联型负反馈的分析计算

(4)了解正负反馈的特点;其它反馈类型的电路分析;不同反馈类型对性能的影响;自激的原因及条件

(5)了解消除自激的 *** ,去耦电路

2.3 线性集成运算放大器和运算电路

(1)掌握放大电路的计算;了解典型差动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差模、共模、零漂的概念,静态及动态的分析计算,输入输出相位关系;集成组件参数的含义。

(2)掌握集成运放的特点及组成;了解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零漂 *** 原理;了解复合管的正确接法及等效参数的计算;恒流源作有源负载和偏置电路

(3)了解多级放大电路的频响

(4)掌握理想运放的虚短、虚地、虚断概念及其分析 *** ;反相、同相、差动输入比例器及电压跟随器的工作原理,传输特性;积分微分电路的工作原理

(5)掌握实际运放电路的分析;了解对数和指数运算电路工作原理,输入输出关系;乘法器的应用(平方、均方根、除法)

(6)了解模拟乘法器的工作原理

电子工程师职称考试(中级),计算机基础和英语基础考什么内容。

计算机中级需要考察3个模块电子工程师职称考试内容,模块由考生任选,都是上机操作形式,可以选择一些难度相对较低电子工程师职称考试内容的模块如xp,word,ppt等,练习适当电子工程师职称考试内容的话60分合格没有问题。职称英语没有作文,题目相对比较简单,个别题目是从教材中出题,而且能带一本字典,只要备考充分合格没有压力。搜索博大考神可以下载最新电子工程师职称考试内容的职称英语和计算机培训软件。

电子工程师考试考哪些科目,考那几本书(不要网上随便拉的)

主要考的是电路,模拟电子,数字电子这三门,分值较高,有计算简单等;其他的包含的面比较广,有自动控制,单片机等,这些都是考面,还包括专利方面的!

电子工程师职称考试内容,电子工程师职称怎么考

电力工程师中级职称考试需要考什么,请帮忙

电力工程师中级职称考试分为基础考试和专业考试。基础考试分2个半天进行,各为4小时;专业考试分专业知识和专业案例两部分内容,每部分内容均分2个半天进行,每个半天均为3小时。 基础科目有高数、物理、电子(数模电路) 。

电力工程师职称的获得方式有两种: 考试和评审

一、正常申报条件

1.助理职称:

(1)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一年以上。

(2)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二年以上。

(3)中专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三年以上。

(4)高中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七年以上。

(5)初中以下学历人员,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年以上,同时应具备员级职务。

2.中级职称:

(1)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五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2)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六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3)中专(高中)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4)初中以下学历人员须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五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3.高级职称:

(1)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工作十年以上,担任中级职务五年以上。

(2)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五年以上,并担任中级职务五年以上。

(3)中专、高中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二十年以上,并担任中级职务五年以上。 凡符合上述申报条件的人员,还必须遵纪守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在本专业岗位上做出显著成绩,且具备相应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二、破格申报条件

为了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对确有真才实学,成绩显著、贡献突出的人员,可以不受学历、资历的限制破格申报高、中级职务任职资格。

(一)破格申报高级职务者必须具有下列条件中的二条:

1、获得部、省级表彰的学科带头人;地市级以上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荣获国家、省级表彰的乡镇企业家或优秀厂长、经理。

2、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以上;省、部二等奖以上;地市一等奖以上(含发明奖、成果奖、自然科学奖、星火奖)项目的主要完成者;获得国家级金、银产品奖或省、部级名牌产品奖或优秀工程奖的主要生产技术负责人;创国家级、省级新产品奖的主要生产技术负责人。

3、直接主持完成大型项目或全面负责大中型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或对非公有制企业技术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取得明显经济效益者;企业连续二年营业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省确定的山区县1000万元以上)、或利税在400万元以上(省确定的山区县200万元以上)的主要负责人。

4、在技术发明、创新、改造、专利、推广、应用中,取得的经济效益连续二年(申报高级职务的前二年)占本企业利税总额(400万元以上,贫困山区200万元以上)20%以上的主要技术负责人。

5、对本专业技术岗位的工作创立了有价值的经验,并在省内同行业中推广的主要贡献者;担任中级职务期间,成绩显著,并获得省级以上先进工作者称号的;或者在地市以上报刊或会议上发表过两篇以上被同行专家认定为有价值的学术论文,或正式出版过有价值的著作或译著。

(二)破格申报中级职务者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中的二条:

1、获国家科技进步、星火计划四等奖或省、部级科技进步、星火计划三等奖以上项目的主要完成者,或获地(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项目的主要完成者或获省部优质产品或优质工程的主要技术负责人。

2、在地市级以上报刊发表专业技术论文三篇以上或专著。

3、直接主持中型项目或中型骨干企业的专业技术工作,且连续二年以上取得了明显效益者。

4、担任助理级期间,成绩显著且获地(市)级优秀企业家或先进专业技术工作者称号的。

三、申报材料清单

1.《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表》(中、初级一式两份)、附件表(一式一份);正表中主要工作业绩一栏要填写详细、具体。

2.上一年度的《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登记表》。

3.专业论文和业务工作总结。

专业论文要求:

(1)必须亲自撰写,不得抄袭。

(2)要结合本人工作和岗位实际。

(3)字数不少于 3000 字。

业务工作总结要求:

(1)要把自己工作的经历写清楚。

(2)要把负责或参与的主要项目写清楚。

(3)要把发表的论文或取得了哪些主要成果、奖励写清楚。

(4)字数不少于 1500 字。

4.交验毕业证、初级职称证原件。

5.《专业技术人员水平能力测试合格证》

6.其它能反映本人工作能力和重要业绩的相关材料。

7.一寸彩照6张,身份证,学历证复印件各两份。

凡不按上述要求备齐相关材料的,概不受理。

四、其他有关问题

1.申报晋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各专业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必须参加全市统一组织的水平能力测试,测试合格者方可申报相应等级的任职资格。水平能力测试由市职改办负责,具体工作委托市人才交流中心组织实施。

2.凡在任职期间工作严重失职,或有重大责任事故,或违反国有法律、法令受到刑事处分,或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不能参加推荐评审。

3.评审费按物价部门的规定执行,各地各部门不得擅自提高标准。

报考条件

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并具备相应专业教育和职业实践条件者,均可申请参加考试。

考试分为基础考试和专业考试。参加基础考试合格并按规定完成职业实践年限者,方能报名参加专业考试。专业考试合格后,方可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

符合《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第十条的要求,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参加基础考试:

(一)取得本专业(指电气工程、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或相近专业(指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

(二)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1年。 (三)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1年。

基础考试合格,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参加专业考试:

(一)取得本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2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3年。

(二)取得本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3年;或取得相近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4年。

(三)取得含本专业在内的双学士学位或本专业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4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双学位学士或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5年。

(四)取得通过本专业教育评估的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4年;或取得未通过本专业教育评估的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5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6年。

(五)取得本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6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7年。

(六)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8年。

截止到2002年12月31日前,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免基础考试,只需参加专业考试:

(一)取得本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5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6年。

(二)取得本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6年;或取得相近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7年。

(三)取得含本专业在内的双学士学位或本专业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7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8年。

(四)取得本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8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9年。

(五)取得本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9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10年。

(六)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12年。

(七)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15年。 (八)取得本专业中专学历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25年。或取得相近专业中专学历后,累计从事电气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30年。 根据《关于同意香港、澳门居民参加内地统一组织的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国人部发[2005]9号),凡符合资产评估师执业资格考试相应规定的香港、澳民居民均可按照文件规定的程序和要求报名参加考试。

组织实施

人事部、建设部等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 *** 建设行政部门、人事行政部门依照《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对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的考试、注册和执业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

考务工作委托人事部人事考试中心负责。

考试实行全国统一大纲,统一命题的考试制度,原则上每年举行一次。

考试合格者,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行政部门颁发人事部统一印制,人事部、建设部用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

报名办法

参加考试由本人提出申请,所在单位审核同意,到当地考试管理机构报名。考试管理机构按规定程序和报名条件审核合格后,发给准考证。参加考试人员在准考证指定的时间、地点参加考试。

国务院各部门所属单位和中央管理的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按属地原则报名参加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