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水能动力工程职称考试内容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水能动力工程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本文目录一览:
- 1、国家电网2020年度中级职称考试答案热能与动力工程?
- 2、给排水助理工程师要考哪些科目???
- 3、副高级职称报名时间2022
- 4、热能与动力工程师具体的要怎么考?
- 5、我想报考全国注册动力工程师(锅炉类),但是不知道基础考试与专业考试分别要考哪些内容?
国家电网2020年度中级职称考试答案热能与动力工程?
考点归纳
一、热能和机械能相互转换的过程
1.热能动力装置(1)定义热能动力装置是指从燃料燃烧中得到热能以及利用热能得到动力的整套设备(包括辅助设备)。(2)分类①蒸汽动力装置;②燃气动力装置。
2.各类热能动力装置中的能量转换情况(1)蒸汽动力装置:工作介质经历吸热、膨胀、排热过程,热力学能转变成动能。(2)燃气动力装置:燃料和助燃的气体在燃烧设备中燃烧,化学能转换成燃气的热能,燃气膨胀作功,作功后的废气排出装置同时向环境介质排热。(3)制冷装置与热泵:装置消耗外部机械功,以实现热能由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转移。
3.热能动力装置工作过程(1)工质循环从热源吸热,将其中一部分转化为机械能,并把余下部分传给低温热源。(2)在制冷装置中,工质消耗外部机械功或其他形式,使热能由低温热源向高温热源转移,所消耗的机械能也转换成热能一并排向高温热源。
二、热力系统
1.系统、边界与外界(1)热力系统(系统)热力系统是指人为将所要研究的对象与周围环境分隔出来的研究对象。(2)边界边界是指分隔系统与外界的分界面,其作用是确定研究对象,将系统与外界分隔开来。(3)外界外界是指边界以外与系统相互作用的物体。
2.闭口系统与开口系统(1)闭口系统闭口系统是指没有物质穿过边界的系统,又称为控制质量系统。(2)开口系统开口系统是指有物质流穿过边界的系统,又称开口系统为控制体积。
3.绝热系统与孤立系统(1)绝热系统绝热系统是指系统与外界之间没有热量传递的系统。(2)孤立系统孤立系统是指系统与外界之间不发生任何能量传递和物质交换的系统。
4.系统的内部状况(1)单相系与复相系①单相系单相系是指由单一物相组成的系统。②复相系复相系是指由两个相以上组成的系统。(2)单元系与多元系①单元系单元系是指由一种化学成分组成的系统。②多元系多元系是指由两种以上不同化学成分组成的系统。(3)均匀系与非均匀系①均匀系均匀系是指成分和相在整个系统空间呈均匀分布的系统。②非均匀系非均匀系是指成分和相在整个系统空间不均匀分布的系统。
三、工质的热力状态及其基本状态参数
1.状态与状态参数(1)状态状态是指系统中某瞬间表现的工质热力性质的总状况。(2)状态参数状态参数是指描述工质状态特性的各种物理量。(3)状态参数特征状态参数一旦确定,工质的状态也就确定了,状态参数发生变化,工质所处的状态也就发生变化,因此状态参数是热力系统状态的单值性函数。
2.基本状态参数(1)温度①定义温度是指描述热力平衡系统冷热状况的物理量,从微观上看,是标志物质内部大量分子热运动的强烈程度的物理量。②热力学温度与分子平移运动平均动能的关系 更多的可以到上学吧找答案找找看 ,我在那边做题备考题库里面资料都挺全的。
给排水助理工程师要考哪些科目???
1.初级职称的助理工程师:这个是不需要考试的,按你学历工作年限到了直接评就可以。
2.我欢迎你说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是指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考试中的基础考试,这个有大纲的
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资格考试
公共基础考试大纲
I.工程科学基础
一. 数学
1.1空间解析几何 .
向量的线性运算;向量的数量积、向量积及混合积;两向量垂直、平行的条件;直线方程;平面方程;平面与平面、直线与直线、平面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点到平面、直线的距离;球面、母线平行于坐标轴的柱面、旋转轴为坐标轴的旋转曲面的方程;常用的二次曲面方程;空间曲线在坐标面上的投影曲线方程。
1.2微分学
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定义及其性质;无穷小和无穷大的概念及其关系;无穷小的性质及无穷小的比较极限的四则运算;函数连续的概念;函数间断点及其类型;导数与微分的概念;导数的几何意义和物理意义;平面曲线的切线和法线;导数和微分的四则运算;高阶导数;微分中值定理;洛必达法则;函数的切线及法平面和切平面及切法线;函数单调性的判别;函数的极值;函数曲线的凹凸性、拐点;偏导数与全微分的概念;二阶偏导数;多元函数的极值和条件极值;多元函数的更大、最小值及其简单应用。
1.3积分学
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不定积分的基本性质;基本积分公式;定积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包括定积分中值定理);积分上限的函数及其导数;牛顿一菜布尼兹公式;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有理函数、三角函数的有理式和简单无理函数的积分;广义积分;二重积分与三重积分的概念、性质、计算和应用;两类曲线积分的概念、性质和计算;求平面图形的面积、平面曲线的弧长和旋转体的体积。
1.4无穷级数
数项级数的敛散性概念;收敛级数的和;级数的基本性质与级数收敛的必要条件;几何级数与p级数及其收敛性;正项级数敛散性的判别法;任意项级数的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幂级数及其收敛半径、收敛区间和收敛域;幂级数的和函数;函数的泰勒级数展开;函数的傅里叶系数与傅里叶级数。
1.5常微分方程
常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变量可分离的微分方程;齐次微分方程;一阶线性微分方程;全微分方程;可降阶的高阶微分方程;线性微分方程解的性质及解的结构定理;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
1.6线性代数
行列式的性质及计算;行列式按行展开定理的应用;矩阵的运算;逆矩阵的概念、性质及求法;矩阵的初等变换和初等矩阵;矩阵的秩;等价矩阵的概念和性质;向量的线性表示;向量组的线性相关和线性无关;线性方程组存解的判定;线性方程组求解;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概念与性质;相似矩阵的概念和性质;矩阵的相似对角化;二次型及其矩阵表示;合同矩阵的概念和性质;二次型的秩;惯性定理;二次型及其矩阵的正定性。
1.7概率与数理统计
随机事件与样本空间;事件的关系与运算;概率的基本性质;古典型概率;条件概率;概率的基本公式;事件的独立性;独立重复试验;随机变量;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常见随机变量的分布;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方差、标准差及其性质;随机变量函数的数学期望;矩、协方差、相关系数及其性质;总体;个体;简单随机样本;统计量;样本均值;样本方差和样本矩;z。分布;r分布;F分布;点估计的概念;估计量与估计值;矩估计法;更大似然估计法;估计量的评选标准;区间估计的概念;单个正态总体的均值和方差的区间估计;两个正态总体的均值差和方差比的区间估计;显著性检验;单个正态总体的均值和
方差的假设检验。
二.物理学
2.1热学
气体状态参量;平衡态;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的压强和温度的统计解释;自由度;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原理;理想气体内能;平均碰撞频率和平均自由程;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方均根速率;平均速率;最概然速率;功;热量;内能;热力学之一定律及其对理想气体等值过程的应用;绝热过程;气体的摩尔热容量;循环过程;卡诺循环;热机效率;净功;致冷系数;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统计意义;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
2.2波动学’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一维简谐波表达式;描述波的特征量;阵面,波前,波线;波的能量、能流、能流密度;波的衍射;波的干涉;驻波;自由端反射与固定端反射;声波;声强级;多普勒效应。
2.3光学
相干光的获得;杨氏双缝干涉;光程和光程差;薄膜干涉;光疏介质;光密介质;迈克尔逊干涉仪;惠更斯一菲涅尔原理;单缝衍射;光学仪器分辨本领;射光栅与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喇格公式;自然光和偏振光;布儒斯特定律;马吕斯定律;双折射现象。
三.化学
3.1物质的结构和物质状态
原子结构的近代概念;原子轨道和电子云;原子核外电子分布;原子和离子的电子结构;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周期族;元素性质及氧化物及其酸碱性。离子键的特征;共价键的特征和类型;杂化轨道与分子空间构型;分子结构式;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分子间力与氢键;晶体与非晶体;晶体类型与物质性质。
3.2溶液
溶液的浓度;非电解质稀溶液通性;渗透压;弱电解质溶液的解离平衡;分压定律;解离常数;同离子效应;缓冲溶液;水的离子积及溶液的pH值;盐类的水解及溶液的酸碱性;溶度积常数;溶度积规则。
3.3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 。
反应热与热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速率;温度和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活化能的物理意义;催化剂;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断;化学平衡的特征;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3.4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
氧化还原的概念;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还原电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原电池的组成和符号;电极反应与电池反应;标准电极电势;电极电势的影响因素及应用;金属腐蚀与防护。
3.5有机化学
有机物特点、分类及命名;官能团及分子构造式;同分异构;有机物的重要反应:加成、取代、消除、氧化、催化加氢、聚合反应、加聚与缩聚;基本有机物的结构、基本性质及用途:烷烃、 烯烃、炔烃、芳烃、卤代烃、醇、苯酚、醛和酮、羧酸、酯;合成材料:高分子化
合物、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工程塑料。
四.理论力学
4.1静力学
平衡;刚体;力;约束及约束力}受力图;力矩;力偶及力偶矩;力系的等效和简化;力的平移定理;平面力系的简化;主矢;主矩;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式;物体系统(含平面静定桁架)的平衡;摩擦力;摩擦定律;摩擦角;摩擦自锁。
4.2运动学
点的运动方程;轨迹;速度;加速度;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平动和绕定轴转动;角速度;角加速度;刚体内任一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4.3动力学
牛顿定律;质点的直线振动;自由振动微分方程;固有频率;周期;振幅;衰减振动;阻尼对自由振动振幅的影响一振幅衰减曲线;受迫振动;受迫振动频率;幅频特性;共振;动力学普遍定理;动量;质心;动量定理及质心运动定理;动量及质心运动守恒;动量矩;动量矩定理;动量矩守恒;刚体定轴转动微分方程;转动惯量;回转半径;平行轴定理;功;动能;势能;动能定理及机械能守恒;达朗贝原理;惯性力;刚体作平动和绕定轴转动(转轴垂直于刚体的对称面)时惯性力系的简化;动静法。
五.材料力学
5.1材料在拉伸、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低碳钢、铸铁拉伸、压缩实验的应力一应变曲线;力学性能指标。
5.2拉伸和压缩
轴力和轴力图;杆件横截面和斜截面上的应力;强度条件;虎克定律;变形计算。
5.3剪切和挤压
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剪切面;挤压面;剪切强度;挤压强度。
5.4扭转
扭矩和扭矩图;圆轴扭转切应力;切应力互等定理;剪切虎克定律;圆轴扭转的强度条件;扭转角计算及刚度条件。
5.5截面几何性质
静矩和形心;惯性矩和惯性积;平行轴公式;形心主轴及形心主惯性矩概念。
5.6弯曲
梁的内力方程;剪力图和弯矩图;分布载荷、剪力、弯矩之间的微分关系;正应力强度条件;切应力强度条件;梁的合理截面;弯曲中心概念;求梁变形的积分法、叠加法。 ’
5.7应力状态
平面应力状态分析的解析法和应力圆法;主应力和更大切应力;广义虎克定律;四个常用的强度理论。
5.8组合变形
拉/压一弯组合、弯一扭组合情况下杆件的强度校核;斜弯曲。
5.9压杆稳定
压杆的临界载荷;欧拉公式;柔度;临界应力总图;压杆的稳定校
核。
六、流体力学
6.1流体的主要物性与流体静力学
流体的压缩性与膨胀性;流体的粘性与牛顿内磨檫定律;流体静压强及其特性;重力作用下静水压强的分布规律;作用于平面的液体总压力的计算。
6.2流体动力学基础
以流场为对象描述流动的概念;流体运动的总流分析;恒定总流连续性方程、能量方程和动量方程的运用。
6.3流动阻力和能量损失
沿程阻力损失和局部阻力损失;实际流体的两种流态一层流和紊流;圆管中层流运动;紊流运动的特征;减小阻力的措施。
6.4孔口管嘴管道流动
孔口自由出流、孔口淹没出流;管嘴出流;有压管道恒定流;管道的串联和并联。
6.5明渠恒定流
明渠均匀水流特性;产生均匀流的条件;明渠恒定非均匀流的流动状态;明渠恒定均匀流的水平力计算。
6.6渗流、井和集水廊道
土壤的渗流特性;达西定律;井和集水廊道。
6.7相似原理和量纲分析
力学相似原理;相似准数;量纲分析法。
I I.现代技术基础
七.电气与信息
7.1电磁学概念
电荷与电场;库仑定律;高斯定理;电流与磁场;安培环路定律;电磁感应定律;洛仑兹力。
7.2 电路知识
7.3 电路组成;电路的基在物理过程;理想电路元件及其约束关系;电路模型;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支路电流法;等效电源定理;迭加原理;正弦交流电的时间函数描述;阻抗;正弦交流电的相量描述;复数阻抗;交流电路稳态分析的相量法;交流电路功率;功率因数;
三相配电电路及用电安全;电路暂态;R-C、R-L电路暂态特性;电路频率特性;R-C、R-L电路频率特性。
7.3电动机与变压器
理想变压器;变压器的电压变换、电流变换和阻抗变换原理;三相异步电动机接线、启动、反转及调速 *** ;三相异步电动机运行特性;简单继电一接触控制电路。
7.4信号与信息
信号;信息;信号的分类;模拟信号与信息;模拟信号描述 *** ;模 拟信号的频谱;模拟信号增强;模拟信号滤波;模拟信号变换;数字信号与信息;数字信号的逻辑编码与逻辑演算;数字信号的数值编码
与数值运算
7.5模拟电子技术
晶体二极管;极型晶体三极管;共射极放大电路;输入阻抗与输出阻抗;射极跟随器与阻抗变换;运算放大器;反相运算放大电路;同相运算放大电路;基于运算放大器的比较器电路;二极管单相半波整流电路;二极管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7.6数字电子技术
与、或、非门的逻辑功能;简单组合逻辑电路;D触发器;JK触发器数字寄存器;脉冲计数器。
7.7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系统组成;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的分类;计算机系统特点;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ePu;存储器;输/k/输出设备及控制系统;总线;数模/模数转换;计算机软件系统组成;系统软件;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定义;操作系统特征;操作系统功能;操作系统分类;支撑软件;应用软件;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
7.8信息表示
信息在计算机内的表示;二进制编码;数据单位;计算机内数值数据的表示;计算机内非数值数据的表示;信息及其主要特征。
7.9常用操作系统
Windows发展;进程和处理器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管理;输入/输出管理;设备管理; *** 服务。
7.10计算机 ***
计算机与计算机 *** ; *** 概念; *** 功能; *** 组成; *** 分类;局域网;广域网;因特网; *** 管理; *** 安全;Windows系统中的 *** 应用;信息安全;信息保密。
程管理基础
法律法规
8.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总则;建筑许可;建筑工程发包与承包;建筑工程监理;建筑安全生 产管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法律责任。 8.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总则;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安全 生产的监督管理;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
8.3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总则;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和中标;法律责任。
8.4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一般规定;合同的订立;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合同的变更和 *** ;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违约责任;其他规定。
8.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总则;行政许可的设定;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行政许可的实施程序; 行政许可的费用。
8.6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总则;节能管理;合理使用与节约能源;节能技术进步;激励措施;
法律责任。
8.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总则;环境监督管理;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 法律责任。
8.8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
总则;资质资格管理;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发包与承包;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的编制与实施;监督管理。
8.9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一总则;建设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勘察设计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施工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工程监理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建设工程质量保修。
8.10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总则;建设单位的安全责任;勘察设计工程监理及其他有关单位的安全责任;施工单位的安全责任;监督管理;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 。
九.工程经济
9.1资金的时间价值
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息及计算;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现金流量及现金流量图;资金等值计算的常用公式及应用;复利系数表的应用。
9.2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
项目的分类;项目计算期;财务效益与费用;营业收入;补贴收入;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流动资金;总成本费用;经营成本;项目评价涉及的税费;总投资形成的资产。
9.3资金来源与融资方案
资金筹措的主要方式;资金成本;债务偿还的主要方式。
9.4财务分析
财务评价的内容;盈利能力分析(财务净现值、财务内部收益率、项目投资回收期、总投资收益率、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偿债能力分析(利息备付率、偿债备付率、资产负债率);财务生存能力分析;财务分析报表(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利润
与利润分配表、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基准收益率。
9.5经济费用效益分析
经济费用和效益;社会折现率;影子价格;影子汇率;影子工资;经济净现值;经济内部收益率;经济效益费用比。
9.6不确定性分析
盈亏平衡分析(盈亏平衡点、盈亏平衡分析图);敏感性分析(敏感
度系数、临界点、敏感性分析图)。
9.7方案经济比选
方案比选的类型;方案经济比选的 *** (效益比选法、费用}匕选法、
更低价格法);计算期不同的互斥方案的比选。
9.8改扩建项目经济评价特点
改扩建项目经济评价特点。
9.9价值工程
价值工程原理;实施步骤。
专业知识大纲
10 水文学和水文地质
10.1 水文学概念
河川径流 泥沙测算 流域水量平衡
10.2 洪、枯径流
设计枯水流量和水位 设计洪水流量和水位
10.3 降水资料收集
暴雨公式 洪峰流量
10.4地下水储存
地质构造 地下水形成 地下水储存 地下水循环
10.5 地下水运动
地下水流向井稳定运动 地下水流向并不稳定运动
10.6 地下水分布特征
河谷冲积层地下水 沙漠地区地下水 山区丘陵区地下水
10.7 地下水资源评价
储量计算 开采量评价
11 水处理微生物学
11.1 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细菌的形态 细胞结构 生理功能 生长繁殖 命名
11.2 细菌生理特征
营养类型划分 影响酶活力因素 细菌的呼吸类型 细菌生长
11.3 其他微生物
铁细菌 硫细菌 球衣细菌 酵母菌 细菌形态 藻类 原生动物 后生动物 病毒 噬菌体 微生物在水处理中的作用
11.4 水的卫生细菌学
水中的细菌分布 水中病原细菌 水中微生物控制 *** 水中病毒检验
11.5 废水生物处理
污染物降解 污染物转化 有机物分解 废水生物处理 水体污染监测
12 水力学
12.1水静力学
静水压力 阿基米德原理 潜 浮物体平衡与稳定
12.2 水动力学理论
伯努利方程 总水头线 测压管水头线
12.3 水流阻力和水头损失
沿程阻力系数的变化 局部水头损失 绕流阻力
12.4 孔口、管嘴出流和有压管路
孔口(或管嘴)的变水头出流 短管水力计算 长管水力计算 管网水力计算基础
12.5 明渠均匀流
更优断面和允许流速 水力计算
12.6 明渠非均匀流
临界水深 缓流 急流 临界流 渐变流微分方程
12.7 堰流
薄壁堰 实用断面堰 宽顶堰 小桥孔径水力计算 消力池
13 水泵及水泵站
13.1 叶片式水泵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离心泵的基本方程式 性能曲线 比转数(ns) 定速运行工况 管道系统特性曲线 水箱出流工况点 并联运行 串联运行调整运行 吸水管中压力变化 气穴和气蚀 气蚀余量 安装高度 混流泵
13.2给水泵站
泵站分类 泵站供配电 水泵机组布置 吸水管路与压水管路 泵站水锤
泵站噪音
13.3排水泵站
排水泵站分类 构造特点 水泵选择 集水池容积 水泵机组布置 雨水泵站台流泵站 螺旋泵污水泵站
14 水分析化学
14.1水分析化学过程的质量保证
水样的保存和预处理 水分析结果的误差 数据处理
14.2 酸碱滴定法
酸碱平衡 酸碱滴定 水的碱度与酸度
14.3 络合滴定法
络合平衡 络合滴定 硬度测定
14.4 沉淀滴定
沉淀滴定原理 莫尔法测定水中氯离子 沉淀滴定
14.5 氧化还原滴定法
氧化还原反应原理 指示剂滴定 高锰酸钾法滴定 重铬钾法滴定 碘量法滴定 高锰酸钾指数 COD BOD5 总需氧量(TOD) 总有机碳(TOC)
14.6 吸收光谱法
吸收光谱原理 比色法 分光光度法
14.7 电化学分析法
电位分析法 直接电位分析法 电位滴定法
15工程测量
15.1 测量误差基本知识
测量误差分类与特点 评定精度 观测值精度评定 误差传播定律
15.2 控制测量
平面控制网定位与定向 导线测量 交会定点 高程控制测量
15.3 地形图测绘
地形图基本知识 地物平面图测绘 等高线地形图测绘
15.4 地形图的应用
建筑设计中的地形图应用 城市规划中的地形图应用
15.5 建筑工程测量
建筑工程控制测量 施工放样测量 建筑安装测量 建筑工程变形观测
16 职业法规
16.1 我国有关基本建设、建筑、城市规划、环保、房地产方面的法律规范 16.2 工程设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与行为准则
副高级职称报名时间2022
一般12月份报名,23年1月份考试。
为大家整理了一份最新的医学考证学习资料,包括各大机构的护理,医师,中医,口腔,护师,以及贺银成,天天师兄,张博士,昭昭等名师资源,资源适合医学类的学生,也适合需要考证的人群;资料会同步更新,后面会不断汇聚更多优秀学习资源,供大家交流分享学习,需要的可以先收藏转存,有时间慢慢看~
最新医学考证学习资料
链接:
?pwd=944A
提取码:944A
热能与动力工程师具体的要怎么考?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适用于从事暖通空调、给水排水、动力等专业工程设计及相关业务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
1、报考条件
根据市人事局、市建委(津人专〔2003〕34号)文件,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报考条件为:
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具备相应专业教育和职业实践,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参加基础考试:
(1)基础考试
①取得本专业(指公用设备专业工程中的暖通空调、动力、给水排水专业,详见“新旧专业对照表”,下同)或相近专业(详见“新旧专业对照表”,下同)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
②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1年。
③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1年。
(2)专业考试
基础考试合格,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参加专业考试:
①取得本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2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3年。
②取得本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3年;或取得相近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4年。
③取得含本专业在内的双学士学位或本专业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4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5年。
④取得通过本专业教育评估的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4年;或取得未通过本专业教育评估的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5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6年。
⑤取得本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6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7年。
⑥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8年。
2、免试部分科目条件
截止到2002年12月31日前,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免基础考试,只需参加专业考试:
(1)取得本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5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博士学位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6年。
(2)取得本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6年;或取得相近专业硕士学位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7年。
(3)取得含本专业在内的双学士学位或本专业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7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8年。
(4)取得本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8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9年。
(5)取得本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9年;或取得相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10年。
(6)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位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12年。
(7)取得其他工科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15年。
(8)取得本专业中专学历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25年;或取得相近专业中专学历后,累计从事公用设备专业工程设计工作满30年。
3、考试科目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由基础考试和专业考试组成。
4、考生应注意的事项
参加基础考试合格并按规定完成职业实践年限者,方能报名参加专业考试。专业考试合格后,方可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
5、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新旧专业对照表
专业划分新专业名称旧专业名称暖通空调本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供热空调与燃气工程城市燃气工程相近专业国防工程内部环境与设备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飞行器环境控制与安全救生环境工程环境工程安全工程矿山通风与安全安全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冷冻冷藏工程(部分)热能与动力工程制冷与低温技术其他工科专业除本专业和相近专业外的工科专业动力本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热力发动机流体机械及流体工程热能工程与动力机械(含锅炉、涡轮机、压缩机等)热能工程制冷与低温技术能源工程工程热物理水利水电动力工程冷冻冷藏工程(部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城市燃气工程供热空调与燃气工程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学工程化工工艺化学工程与工艺煤化工(或燃料化工)食品科学与工程冷冻冷藏工程(部分)相近专业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油气贮运工程空气动力学与飞行力学飞行器动力工程化工设备与机械石油天然气贮运工程其他工科专业除本专业和相近专业外的工科专业给水排水本专业给水排水工程给水排水工程相近专业环境工程环境工程其他工科专业除本专业和相近专业外的工科专业
注:表中“新专业名称”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规定的专业名称;“旧专业名称”指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颁布前各院校所采用的专业名称。
我想报考全国注册动力工程师(锅炉类),但是不知道基础考试与专业考试分别要考哪些内容?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动力)执业资格考试专业考试大纲1 N5 F- Y- U8 F8 c3 O
一、热力专业4 \% n: F, e, n- b9 R$ U1 k# p4 p
1. 燃料与燃烧1 [% R4 l1 ~) I! m! r
1.1 熟悉锅炉常用燃料的分类及其物理、化学性质。
+ k+ ^" D; s; r1.2 熟悉锅炉常用燃料的成份组成和成份分析 *** ,掌握成份分析数据不同“基”之间的换算。' z5 B5 P) i% g# e' K6 ]# B% d
1.3 熟悉燃料高、低位发热量区别,掌握各种发热量的计(估)算和换算。
- s: o4 Q9 n4 h, b1.4 了解燃烧的物理化学反应和条件,熟悉各类燃料的燃烧方式、过程和 *** 及燃烧污染物的生成。* O* h' q. ~/ @, r
1.5 掌握燃料燃烧所需理论和实际空气量、燃烧所产理论和实际烟气量及烟气焓的计(估)算 *** 。 G0 w1 c( `6 D7 B6 K
2. 锅炉
* `* B n, q2 g5 _% c- ^5 W2.1 了解锅炉分类、参数系列及作用,熟悉工业锅炉的型号。
/ E0 n6 u5 H! E. {( g2.2 了解链条炉、室燃炉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过程和特点,了解热水和蒸汽的生产过程。
" J M# t9 R+ y5 W7 o2.3 了解锅炉热平衡测试 *** ,掌握锅炉各项热损失和热效率的计(估)算 *** 。
- b4 g) m7 L' H8 l$ d, g1 w2.4 了解锅炉各类受热面的设计特点和结构布置,熟悉炉膛容积和炉排面积设计 *** ,掌握锅炉尾部受热面低温腐蚀的预防 *** 。6 g/ T6 K) c- c( d
2.5 了解自然循环和强制循环锅炉水动力学的特性。$ k( h9 Y y7 ^/ `1 K H7 r
2.6 了解锅炉强度计算 *** ,熟悉锅炉常用钢材。
. @! X1 m1 h7 k6 I2 X3. 汽轮机9 P6 k7 [2 S! C3 d: c
3.1 了解汽轮机的工作过程,熟悉各种级内损失,掌握级的内功率和内效率的计算。1 B8 d- v( U5 q* M' } C
3.2 了解多级汽轮机的技术特点,掌握汽轮机及其装置的评价指标的计算,熟悉汽轮机的分类及选用。4 V: W `( W* l+ S' U( l2 A
3.3. 了解汽轮机的变工况特性及初终参数变化对汽轮机安全经济运行的影响,熟悉供热汽轮机的工况图。8 W8 ~. K# ^$ p G4 e
3.4 熟悉凝汽系统和设备的工作过程,掌握凝汽器的传热与真空计算 *** 。
|; D6 b! W4 J# f3.5 熟悉汽轮机轴封、油、循环冷却水等辅助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 Y- |" {+ @3 Q J$ Q. I4. 锅炉房工艺设计" n7 B2 N3 J( |1 |( m# e/ D% G
4.1 掌握锅炉房位置选择和设备布置的原则和要求。
( Q* U0 e5 \6 d" b4.2 掌握锅炉房规模的确定和锅炉的选择。6 R" s7 [% e b) f/ g5 d' u
4.3 熟悉锅炉烟风系统的设计要点,掌握设计计算。熟悉锅炉风机选择原则及节能调节方式,掌握选择计算。
0 g# P" D. J8 H6 w( W0 i O4.4 了解锅炉水质标准,熟悉水处理和除氧的种类。掌握水处理、除氧及锅炉排污等系统的计算和设备选择、系统制定、设备布置。
' [. J% t; v) z; f f" ^$ G9 k4.5 掌握锅炉给水泵、给水箱、凝结水泵、凝结水箱等给水设备的选择、计算和节能措施。1 a, I* I2 V+ i* o: P, {' C
4.6 熟悉各种管道的布置原则和计算 *** 。
: H% y1 ~; p# C6 F9 R1 B1 W j4.7 了解锅炉房所用燃料的储运、熟悉煤粉制备方式和安全要求,熟悉燃油(气)锅炉设施及安全要求。) `* i9 G% ~% _, t# a3 p2 L
4.8 了解锅炉房灰渣系统的选择和主要计算。
4 x( h/ X0 N5 Q7 t6 [0 J- d( G4.9 掌握热水锅炉供热系统主要设备、定压方式确定和节能措施。
! R5 O( R7 Q; l$ c5 d: u% Z4.10 掌握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国家标准和规定及其排放量、排放浓度的计算,掌握锅炉大气污染物的防治。/ a H3 i5 d8 j D
4.11 熟悉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有关规定,掌握有关规范、规程对锅炉房防火、防爆、防噪声的规定。
- z1 ?; w5 L+ _$ F; I) H1 r4.12 掌握对相关各专业的技术要求。# c% r/ ~9 T; ~0 D7 F% u. e* X
5. 汽轮机房工艺设计
$ `* s5 v2 J; ^* O5.1 掌握发电厂原则性热力系统的组成、主要编制步骤及计算。
4 ~: \8 t4 t* R2 {) @7 G) p5.2 熟悉发电厂全面性热力系统和主要分部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 e" s; z0 C8 @" p, [
5.3 掌握发电厂热力系统中汽轮机、除氧器、给水泵、热网加热器、减温减压器等主要设备的选择。; x6 _ m+ T1 K
5.4 掌握热电厂总热效率、热电比、热电成本分摊比、热化发电率等主要热经济指标和计算。
, Z/ S \( `3 U( O5.5 掌握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计算和布置。- K2 l Z. Q, v
5.6 掌握发电厂主厂房的布置形式和设备布置。
6 I' @: B% F2 \4 x" n* T5.7 熟悉劳动安全与工业有关规定,掌握有关规范、规程对汽机房防火、防爆、防噪声的规定。
* \% t @$ j4 D* Y) T- q5 K5.8 掌握对相关各专业的技术要求。
( L: d" ^; j1 i) W8 P6. 热力网及热力站
+ s, j4 p) \; B# u2 q2 x6 B; {# k6.1 熟悉各类热负荷的收集及核算 *** 、热负荷的计算 *** 和负荷曲线图。7 X# G# ~" j g6 R9 S" A S
6.2 熟悉各种热力管道系统的特点和热网供热参数的选择原则。* o8 \' ?. K- |. K5 G
6.3 熟悉室外热力管道的布置原则与各种敷设方式的特点、适用条件。
. t0 c2 u, Z t: h! I6.4 掌握热力网水力计算的基本 *** 、热水管网系统水压图的绘制 *** 和步骤。
# v8 _% t8 b" ]+ E$ w9 w% u% t: C! j6.5 掌握热网管道的热伸长和热补偿。" F$ v2 |+ p- }5 k6 q
6.6 掌握管道支架荷载的种类和计算。* ~3 f: h4 d5 x9 M' A8 U# q7 l
6.7 掌握固定支架推力计算。
! f2 N0 n/ I6 u N6 t9 ^6.8 熟悉管道和常用附件的分类及有关阀件的计算。
+ ?2 f. T! O) q7 V, v$ C- T0 [3 S6.9 了解管道的保温及防腐。
$ S I7 Z6 }) ]) B6.10 掌握热力站系统设计原则及常用设备的选型与计算。! Q) Q3 M; G1 Z/ N/ G
6.11 熟悉热力网各种调节 *** 、特点、适用条件。2 U8 m+ C3 f5 J$ Q1 w1 R/ B
6.12 熟悉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有关规定,掌握有关规范、规程对热力站防火、防爆、防噪声的规定。 T2 V: {- a, Q; W2 J; ~ M7 h
二、燃气专业
% C' {2 u) l4 }1 {0 A8 l% f. x6 T! b7. 制气原料的特性和评价. ~ j" ]0 }8 F# T) \6 c
7.1 熟悉中国煤炭的分类与煤质评价。
$ O2 X! {) r6 I2 p6 q7.2 熟悉煤炭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煤的工艺特性。' y$ @2 ]5 m' f+ M9 \0 b! O% o# K
7.3 熟悉油制气及其他改制气原料的物理、化学特性。
0 u) Y1 b6 s3 M$ ]7.4 了解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矿井气、沼气的来源。8 j, i' \ E4 ~, t- Z
8. 制气工艺# ^+ y B9 O' v! l! N0 V, r
8.1 熟悉焦炉结构(含炼焦工艺设备)、炼焦制气过程,掌握焦炉热工及流体力学计算。
# \! Z0 X$ ^+ p) i% e. P% f- b8.2 熟悉各种煤气化炉的气化 *** ,了解煤炭质量对煤气化生产的影响,掌握各种气化工艺过程和计算。
* J5 N$ `' U7 B" R# Y' c# ]8.3 熟悉油制气及天然气改制气的制气过程和工艺流程。8 o) M" f" w4 B- U, r
8.4 熟悉工业副产煤气的气源装置(如高炉、转炉等)的特点及其产气 *** 和产气量、质量的影响因素。# y! g$ A f7 C f7 U
9. 煤气净化、化学产品回收与加工0 a% r5 Q3 b9 Q- g+ N4 s
9.1 熟悉焦炉煤气化学产品生成过程和产率。
+ a/ d F( n" u( w# P; E) J8 `+ D W9.2 掌握煤气冷却、净化的工艺计算和设备选型。
( @' D8 F0 U" z8 Y( q3 c+ ?9.3 熟悉硫铵制取及其他氨回收、加工工艺、基本流程。 t8 a, s' l6 W+ @3 | X- ]
9.4 了解粗苯组成、苯结构及其理化性质。掌握用洗油回收煤气中苯族烃(洗苯、脱苯工艺)的设计和计算。; D5 [* D1 H: l4 c4 |/ a' T
9.5 掌握煤气的各种脱硫 *** 和催化作用。
% {! `# P) F( s9.6 了解焦油加工和苯精制的工艺流程。
h. Y% [9 _, D; K( K10. 城镇燃气输配3 } d8 [. v( x) S' U5 e
10.1 熟悉国家和行业对各气体燃料规定的质量指标。
' p! `" M* F; O. y8 ]10.2 熟悉单一燃气的物理化学特性,掌握混合燃气的物理、热力和燃烧性质的计算 *** 。" F/ b* S. Z( T) m: w# \" b
10.3 熟悉城镇用气工况不均匀系数,掌握确定各类用气户燃气需要量和燃气管道计算流量的 *** 。; Y. H( w. r8 w7 X( Y. ?* `$ q
10.4 掌握燃气管道水力计算。
. c; d1 a; V* q9 e5 Q10.5 掌握调节用气量高、低峰时供需平衡 *** 。
" ~) @0 _! g, t# `: i+ _/ _10.6 了解燃气调压器、计量器的类型构造和作用机制。$ T" w1 t- D5 u0 N9 u, Y7 f
11. 燃气燃烧与应用
. p0 [9 {2 {2 n; A! O11.1 掌握可燃气体燃烧反应及其计算 *** 。
$ m$ d5 G, D2 `0 l3 u* ^8 Q$ X- p11.2 熟悉燃气燃烧反应过程。$ h4 Y% {+ q1 I6 `2 ^+ ^, b3 G
11.3 熟悉燃气不同的燃烧 *** 、掌握燃烧器的设计和计算。1 _. y- {7 z2 o. B
11.4 掌握燃气互换性判定 *** 。9 m% \3 ^9 J; o- k
12. 燃气工程设计+ E7 b: D; e. x0 z( r! A
12.1 掌握《人工煤气》气源厂(站)的工艺设计和主要设备选择。# X1 y- q: \. \. ^
12.2 熟悉各类工业副产煤气(如钢铁企业回收的煤气等)的利用 *** 和工艺设计。
6 ~* I3 M0 g" _6 y M12.3 掌握城镇燃气输配站(含天然气门站)的工艺设计。8 Q; l. t% {2 B
12.4 掌握城镇燃气输配管网系统的设计。
[* c6 i7 P. {- c3 n$ S12.5 掌握城镇燃气调压站的设计。3 H9 I! \; n' D+ I
12.6 熟悉液化石油气(LPG)的特殊性质,掌握LPG供应站(包括灌瓶站)、气化(混气)站的工艺设计。
# Q+ J5 S9 O7 Y+ r2 ~12.7 掌握城镇燃气室内设施及安全设计。# c2 C) Q1 T( p+ i
12.8 掌握燃气设施的安全、环保、卫生的要求,按国家有关法规、标准、规定、规范进行设计。
! U4 g7 I% B+ q5 u0 x+ y12.9 熟悉燃气工程的节能、减排措施和节能环保设备的选用。
6 X# w" v- ]$ N3 a8 [5 G12.10 熟悉燃气设施施工、运转、试验、检修等技术要求。4 @+ |6 ^, b) k4 k
12.11 掌握对相关专业的技术要求。) q6 u) t3 T/ C8 V0 I
三、气体专业0 ]+ f4 J$ p5 Z' S
13. 气体压缩机( g: z p. {+ G8 a3 A8 @, I ?4 Q
13.1 了解气体压缩机的分类和应用。; C! Z2 [6 I% u: i* s( ]/ e P
13.2 熟悉活塞式压缩机级的理论循环、实际循环、多级压缩的特点和润滑、附属设备的选用。
# F: h x7 Z3 K. k/ G6 N5 I7 \13.3 熟悉活塞压缩机的排气压力、排气量、排气温度、功率和效率等热力性能及其计算。% W! c% f0 F7 d8 i/ ^; w
13.4 掌握螺杆式压缩机的特点、分类、应用和机组系统。9 T/ Z% ~. n$ W* w. q
13.5 熟悉螺杆式压缩机的内压力比、容积流量、轴功率、排气温度等热力学性能及其计算。: L- I) N S# b l2 J, q# ?! j
13.6 熟悉离心式压缩机的工作过程、性能曲线和节能调节。* h! j6 c x/ P% K+ t x$ t
13.7 掌握离心式压缩机级内性能参数和轴功率的计算。# `7 e* E M: t0 m# R$ N: N. A
14. 制冷与低温
6 |) g7 j; P4 O" E9 @- @14.1 熟悉制冷与低温的热力学相关内容,相变制冷、气体绝热膨胀制冷,制冷循环热力学特性分析。
' X/ x8 s0 ^( M8 c `! z/ q14.2 熟悉制冷与低温工质的性质、命名、物性计算的热力学相关内容,工质与润滑油。9 i( b5 L3 ? L' e7 ^/ z* k
14.3 熟悉蒸汽制冷循环的工作过程和掌握性能指标的计算。
0 Q7 K; V( P' O; W' z14.4 掌握气体制冷和液化循环的一次和二次节流循环,等熵膨胀循环,等焓与等熵膨胀的组合循环。, i" {3 \6 f: U+ R/ k* p
14.5 掌握气体分离机理、空气分离系统;熟悉其他气体分离 *** 。
% [$ R J4 ~8 |1 I/ ?14.6 熟悉制冷与低温循环熵分析法、分析法。
* r. }* E @$ }' y15. 供气、制冷工程设计8 q7 b* P9 N% u2 Y" P
15.1 常用气体的用途和气体品质要求。
) T, R; ]) A/ H |; C# T: n15.2 熟悉供气、供冷站的用量平衡,供气、供冷能力的确定。. i0 g8 f" l2 X7 R; S1 q; J
15.3 熟悉各类气体的供气系统。
2 @) Y0 l3 \" m- z6 |15.4 掌握供气站、制冷站的总平面布置、站房平面布置。2 J" j# |- b( g% F
15.5 熟悉各类供气设备的特点、性能参数和选用。" Z( X# A3 w# k! ` Z
15.6 熟悉各类气体(包括液态气体)的贮存、灌装,运输设备的特点、性能参数和选择。
" b# Y! Y D0 l! H0 n8 m15.7 熟悉供气站的管网布置和敷设、管材、附件的选择;掌握管网水力计算和强度计算,了解热补偿、管道支架的选择。7 G3 @! k9 P$ o# g9 j% F5 y: H
15.8 熟悉供气站及管网的施工安装及验收要求。9 S e |9 h6 F% D- r5 l4 i7 Z. R! W6 J
15.9 熟悉供气系统的防火、防爆和噪声控制措施。. n7 O m" Y7 a. S d8 q+ N
6 _+ v7 Q% {, a2 F; D# q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动力)执业资格专业考试
1 S2 T5 h2 Y+ z* m' U主要规范及设计手册
6 S b; Z6 B+ O1 m7 b, g Y7 b一、规范、规程、标准类8 d7 L, h8 ~3 t) z c! E
执业资格考试适用的规范、规程及标准按时间划分原则:考试年度的试题中所采用的规范、规程及标准均以前一年十月一日前公布生效的规范、规程及标准为准。 `: h/ C! N1 M
1.《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92)! i" c: p. b8 @1 ]- ?: H- R2 S
2.《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50049-94)+ _7 M' Q" R: l3 I3 ^: O# ^) s
3.《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GJJ34-2002)" @1 o1 K) v" ~( O" i$ X, ^
4.《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技术规定》(DL/T5054-1996)
) V0 u3 v# }0 k; b O/ x* J5.《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996
7 b U% q2 Q0 Q/ e K6.《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9976 Q: F6 d( O5 y' v3 V
7.《工业锅炉水质》(GB1576-2001)
2 y' d+ K! L, h' H8 j: D8.《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81-98): _3 [# K+ d3 V! q3 ^- [ u
9.《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2 Y8 M) C- m$ h2 {. D' w
10.《工业用水软化脱盐设计规范》(GB/T50109-2006)7 T$ L5 ?6 ?2 P1 V
11.《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2 A4 [: j8 K( {
12.《发生炉煤气站设计规范》(GB50195-94)' @0 a( c [+ I* S9 E- _
13.《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6222-2005)
+ [# K6 @: G" |- f1 Y+ }5 ?1 R14.《炼焦工艺设计技术规定》(YB9069-96)
# @9 j# L" `- Y15.《焦化安全规程》(GB12710-91)
) L: U; c9 _ i. d$ B) z) N16.《常压固定床煤气发生炉用煤技术条件》(GB/T9143-2001)
0 T0 I7 v$ Y# D3 ~) Y17.《中国煤炭分类》(GB5751-86)
V# \' g* b. c1 L0 a3 M, g18.《城镇燃气分类和基本特征》(GB/T13611-2006)+ z- @4 U# O Z1 C7 J: \; O
19.《人工煤气》(GB13612-2006)6 X! y( T% f) @ s# \( V
20.《氢气站设计规范》(GB50177-2005)1 [ ~: y0 T6 r$ ~8 V
21.《氧气站设计规范》(GB50030-91)
! D# Q# p. V+ I5 C22.《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GB50029-2003) X6 C9 t/ g _9 c; O$ P
23.《乙炔站设计规范》(GB50031-91)
3 l9 ~4 |) e$ t2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4 S P; x. a6 H
2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 p- Z4 e! F7 }* J, O26.《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316-2000). F) p5 k$ k) [6 n% n. `! H* x0 m
27.《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02)
' g. N3 D) I: s1 T28.《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3 W' ?$ i( u% h! C6 J9 p29.《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
- e( d- M' a, K( k1 q4 g' e30.《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1993)
# J: t X+ ~: c) L3 r) v3 o二、设计手册类2 J; q3 T$ l2 e _+ N
1.燃油燃气锅炉房设计手册编写组.《燃油燃气锅炉房设计手册》
' }' | P6 F8 k- ^* T( n* J9 W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 p) A9 q% r5 m$ `' k( [4 F2.动力工程师手册编辑委员会.《动力工程师手册》
" g2 p- Z, F* c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b) p p5 E5 o, \* }0 W
3.锅炉房实用设计手册编写组.《锅炉房实用设计手册》2版* Y1 K. {2 f7 v' Y4 L: A$ G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B7 X. B; |* B# n% R/ p
4.煤气设计手册编写组.《煤气设计手册》
; H4 i6 @* K/ L- k0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6 r) }) C2 X9 p0 D3 L+ A
5.姜正候.《燃气工程技术手册》/ @, o$ U# b8 `/ f T" S% P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3.0 K9 C: n0 D; w0 F M
6.邓渊.《煤气规划设计手册》
9 o K( B l h; |$ R; h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4 v) @# w; }* _+ |! Z% I3 G$ p
7.鞍山焦化耐火材料设计研究院.《焦化设计参考资料手册》上、下册2 U, {$ u6 R- L l Q, z8 G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0./ j6 h: f L7 T- B" _
8.袁国汀.《建筑燃气设计手册》; x, E/ G. `4 p6 X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B' Z( L* v- y1 b( M
9.刘松林.《高层建筑燃气系统设计指南》# z+ f# q" {# x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B% B+ e; X9 D( D3 ]! V
10. *** .《压缩空气站设计手册》2 Y. |# b5 _2 U$ f6 G' N. s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 i+ [6 c$ `5 k# `; ]
11.黄建彬.《工业气体手册》 d" Q- O; Y5 X8 ~3 { x+ J d/ m7 g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2 a3 k0 g8 @# m* B o12.动力管道设计手册编写组《动力管道设计手册》
) j: U/ c9 ]4 y$ K0 p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8 I7 w9 A8 v; u$ ? o4 K) H i
13.郁永章.《容积式压缩机技术手册》3 {2 w. V6 K5 M0 R0 g" Y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关于水能动力工程职称考试内容和水能动力工程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