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我国电力行业发展历程?

中国电力发展阶段

微信号:ctkjcq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一、之一阶段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8年)

自1949年到1978年,国电力历史分别有燃料工业部、电力工业部、水利电力部三个阶段。在燃料部与电力工业部阶段,电力管理执行集中管理的 *** ;时至水利电力部,电力与水利又经历了分散与集中各两次不同管理。

1、燃料工业部时期(1949-1955年)。

2、电力工业部时期(1955年-1958年)。

3、水利电力部时期(1958-1966年)。

4、"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1978年)。

二、第二阶段,摸着石头过河(1979-1997年)

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电力工业体制进入了改革探索时期。

1、第二次成立电力工业部(1979-1982年)。

2、第二次成立水利电力部(1982-1988年)。

3、能源部时期(1988-1993年)。

4、第三次成立电力工业部(1993-1997年)。

扩展资料

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战略

1、转变思想,树立竞争意识

企业生存的基础是市场,思想又是行动的先导,为了扩展电力市场,企业一定要转变以往的思想观念,明确以市场为主体的竞争策略,坚持市场的导向作用。

2、健全完善电力市场规章制度

想要做好任何事情都要有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作基础,电力市场的有效扩展也是如此。

3、建立以用户为核心的电力市场并拓展新市场

想要增加社会用电数量,并逐步拓展电力市场,就要坚持供电以客户为核心,根据用户的具体需求构建电力市场。

4、提高员工素质能力

电力市场的有效拓展要依靠企业员工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来完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开放,以及现代化技术的逐步兴起,给电力企业员工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力

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发电控制发展历程,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发电控制发展历程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发展历史

你想具体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发电控制发展历程了解什么?到80年底初期还谈不上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发电控制发展历程,那时电网调度全靠 *** 联系,省调、市调调度室都只能看见系统频率。80年代后期,大力发展遥测遥信,调度室里面逐步可以看到主要线路潮流和主要电厂出力。90年代开始计算机联网,电力调度开始进入计算机化,提高了办公效率。90年代后期,电力系统调度正在开始自动化,调度员在调度室就可以设定主力机组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发电控制发展历程的发电曲线,自动调频调压也长足发展。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不断完善,变电站普及无人值班。现在肯定更加先进了,不过咱们退休了。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国家对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建设要求不断提高,企业纷纷响应,并积极制定智能电网建设规划,进行了大量投资。其中,变电、配电和用电环节的自动化建设是智能电网建设的重中之重,尤其是我国配网自动化水平还十分落后,未来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智能电网贯穿电力系统全过程,将对自动化产生巨大需求

电力自动化是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对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等环节进行监测、控制、保护及运行管理的行业,被称之为电力系统的“大脑和神经”。

而智能电网就是在传统电力系统基础上,通过集成新能源、新材料、新设备和先进传感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储能技术等新技术,形成的新一代电力系统,具有高度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等特征,可以更好地实现电网安全、可靠、经济、高效运行,使得电网在发生事故时可以部分自愈,抗压性强,能够自适应各类能源随机接入等。而在智能电网建设的各个环节均将以自动化为基础,尤其是在配电、用电环节,将对自动化技术和设备产生巨大需求,有望拉动电力自动化行业快速发展。

国家电网智能化投资逐步攀升,变电、配电和用电自动化是建设重点

最后从国内之一大电力公司的发展规划来看,智能电网建设重要性日益提升。在智能电网投资上,根据《国家电网智能化规划总报告》,2009-2020年国家电网总投资3.45万亿元,其中智能化投资3841亿元,占电网总投资的11.1%;同时,按不同阶段划分,智能化投资占比不断攀升。由此表明,智能电网是国家电网公司电网建设重点方向。

此外,十三五期间,用电环节占智能化投资的比重更高,达到28.9%,主要是用电信息采集等项目的建设规模大,因而投资较大;其次是配电环节占23.2%,变电环节占19.5%,主要由于配电自动化、智能变电站新建和改造等项目的建设规模大。也就是说,在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中,变电、配电和用电环节或将对自动化产生更大的需求。

我国配电自动化发展落后,将是未来发展重点

值得一提的是,配网作为实现智能电网的关键环节,我国配电自动化发展水平十分落后。目前,我国配电自动化水平覆盖率仍只在30%左右,远低于法国、日本的90%和100%。发达国家平均配电自动化水平覆盖率约70%至80%。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不断加大、分布式能源的发展、电动汽车的增长以及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需要,国内配电网建设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此外,根据我国颁布的《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2015-2020年)》,文件明确配电网的自动化对于提高供电可靠性至关重要,是未来电力自动化发展的关键之一。同时,《规划》明确提出2020年中国配电自动化覆盖率要达到90%;同时,根据“十三五”规划,也提到要在2020年全面实现配电自动化覆盖90%的目标,其中东部地区省(区、市)公司配电自动化覆盖率不低于95%,中西部地区省(区、市)公司配电自动化覆盖率不低于90%。但是,截至目前,已建成的配电自动化项目覆盖率与2020年目标相差甚远,未来还有极大地提高空间,将是电力自动化的发展重点。

—— 更多数据及分析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电力自动化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